【二十四节气】立秋:立秋雨丰 黍子返青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皇塘村稻田 崔建荣 摄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进入秋季的初始。这个时候也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农民渴求风调雨顺。因此,围绕着这个节气形成了许多与水有关的文化习俗。
立秋,在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位置运行到达黄经13度。立秋的“秋”,是指暑热已经过去,凉爽已经到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而有“落一叶而知秋”的说法。从字面看,“秋”字由禾与火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称:“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意思是说到了立秋,秋天正式开始,大部分作物已经过了最繁茂的生长期,将在立秋之后走向凋零。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天气慢慢凉爽起来;“二候白露降”,白天日照仍很强烈,早晚的温差开始变大,早晨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雾气笼罩着大地;“三候寒蝉鸣”,喜阴的寒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开始鸣叫。
在农民看来,立秋日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古时候,人们将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为“长夏”,春夏耕种的作物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农事进入最为繁忙的季节。“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等农谚,生动地说明立秋时节的天气,尤其是降水对农作物的收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实际上,按照现代农学理论来理解,在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较高,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的薯块开始迅速膨大。这说明大部分在田作物此时对水分要求很迫切,若遭遇干旱会对农作物的最终收成造成极为严重且难以挽回的影响。
在古时,立秋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节日。在周代,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朝廷官员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昊、蓐收的仪式。汉代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把车旗服饰换为白色,唱《西皓》歌,舞八佾舞。皇帝本人还要到田圃射猎牲口,作为祭祀宗庙的供品。到了唐代,皇帝和群臣也在郊野祭祀五帝。
在立秋日过后不久,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秋社。秋社原本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一个日子,它始于汉代,后世人将秋社活动定在立秋节气过后第五个戊日。此时农作物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以表答谢。到宋代时,秋社活动中还增加了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着“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