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beplay888官网  >  文化 >  正文

古贝壳堤: 见证沧海桑田变迁

时间:2022-07-11 来源:中国水利报

广袤的华北平原,平畴千里,美丽富饶。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就在这片热土的深处,隐伏着一道道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由贝壳组成的堤坝。这一道道古贝壳堤就像华北平原成长的“年轮”,见证了这片沃土沧海桑田的变迁。

1000多年前,现代意义上的地质学尚未诞生,但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推断“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遥想当年,沈老先生站在巍巍太行之巅,仰观俯察,思绪穿越,感慨着远古那沧海桑田的变迁,目光是那么的深邃超前!

现代地质学研究完全证实了他的“猜想”:太行山崖间的螺蚌贝壳,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六亿年前,太行山是一片汪洋大海,频繁的地壳运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退时进。以后的一次次的地壳运动,使得太行山隆起,与东部断裂。

此时的太行山以东地区还是一片浅海,海岸线在今天的京广铁路沿线一带。燕山山脉雄踞其北,而泰山和连绵起伏的鲁中、胶东低山丘陵是岛屿。它们或孤峰突起,临水耸立云端;或连绵相牵,遥遥相对呼应。

此刻,黄河出现了。那时候,它还不是一条“河”,而是滔滔不绝的洪流。它挟带着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冲出龙门,切穿太行,与发源于太行、燕山山脉的海河水系一起,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造陆运动”。

泥沙与海水相互碰撞搏击,此进彼退,时进时退。岁月悠悠前行,泥沙层层沉积。浩瀚的大海最终没有阻挡住洪流创造的脚步,最终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广袤的华北大平原诞生了。

后来,“沂源古人”通过“大汶口”,穿过”龙山“来到这里;“北京猿人”从“山顶洞”走出,并不约而同汇聚一起,共同开启文明。

在泥沙与海水的搏击进退中,那些死去的贝壳被冲击堆积在海岸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弯弯曲曲、断断续续的贝壳堤。泥沙把这些贝壳堤湮灭后又继续向大海推进,过不了多久,一道新的贝壳堤又悄然形成。如此往复循环,就像大树的年轮,一道道贝壳堤见证了黄河的足迹,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北平原上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根治海河热潮。在河北、山东交界的开挖新河的工地上,民工们经常遇到令人十分头疼的施工地段——全是堆积起来的硕大贝壳。这些贝壳大的如同蒲扇,密密麻麻黏在一起,十分坚固。经地质学家现场考证,这就是见证华北成陆运动的古贝壳堤。这些被海浪冲击而堆积起来的贝壳堤,代表了当时的海岸线,乃是古海滩的遗迹。

绝大部分古贝壳堤已被泥沙掩埋在地下,人们很难看见。不过,在天津沿渤海一带仍有肉眼可见的贝壳堤。据地质专家考证分析,具有实际价值的贝壳堤有三条:第一条贝壳堤在现在的天津市的赵小庄、造甲城、张贵庄、巨葛庄、沙河一线,堤宽150米至200米左右,出露厚度1.5米,沉积物以灰黄色粉沙土为主,贝壳种类达10多种,经碳十四测定,该堤形成距今3400年(误差为正负150年),大致形成于商代。第二条贝壳堤在白沙岭、军粮城、上古林一线,大约形成于西汉时期,贝壳种类多于第一道贝壳堤,其绝对年龄为2020年(误差为正负100年)。第三道贝壳堤在马棚口、北塘、塘沽、岐口一线,大约形成于元末明初,堤高1~2米。

最为壮观的贝壳堤在山东无棣,位于漳卫新河入海处、渤海西南岸。这里分布着两列古贝壳堤。第一列在南,长40公里,埋深0.5~1米,贝壳层厚3~5米,距今约5000年;第二列在北部,长22公里,由40余个贝壳岛组成,岛宽100~500米,贝壳厚3~5米,属裸露开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古贝壳堤中,无棣贝壳堤不仅纯度最高、规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是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无棣贝壳堤在海水潮汐作用下,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有形成第三条贝壳堤岛的趋势。无棣贝壳堤组成了规模宏大的贝壳滩脊海岸,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200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dupload/image/202207/1657509579134567158.png

无棣古贝壳堤不仅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还成为近年来观光旅游的胜地。人们站在古贝壳堤上,回望苍茫大地,不由发出感慨:敬畏母亲河,是它持之以恒的创造,给了我们生存的家园;感恩母亲河,我们要奋发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者:朱长忠 责任编辑:王盛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