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南地区非物质水文化遗产
水在中华文明的脉络里流淌,伴水而生的人们接受它的馈赠,应对它带来的灾难,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古往今来,无数故事在水边发生,这些故事由水脉串连,流过空间,穿越时间,交汇成广阔的历史潮流。
我们试着去了解、去记录这些故事,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但是与水有关的故事太多了,弱水三千,只能略取一瓢。这次就先从西南地区开始,借着当地的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讲一讲那里的故事。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西藏、贵州、云南、重庆五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对应选择了5个故事进行重点讲述,分别是——
重 庆·禹王庙会
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江城。渝中半岛屹立于嘉陵江入长江之口,是主城的核心。在这里,我们要讲的故事与大禹有关。
川蜀地区关于大禹的相关传说故事由来已久。据《华阳国志·巴志》:“涂山,有禹王祠及涂后祠”“帝禹之庙铭存焉”,可知在汉代就有祭祀禹王和涂后的场所。祭祀仪式一般在传说中的大禹生日,农历六月六举行,也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初九到十五的舞龙会前举行。
重庆禹王庙会由湖广地区祭禹习俗和川蜀本土禹文化融合演绎而成,是一种集祭祀与节庆于一体的民俗活动。重庆的禹王庙会通常在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之间,在湖广会馆进行。
四 川·放水节
一提到四川,立刻就会想到“天府之国”的美誉,其中少不了会说到都江堰,我们的故事也将从这座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讲起。
战国时期,蜀守李冰在前人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地形、水势等自然条件达到无坝引水、自主灌溉的效果,使早捞无第的成都平原成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放水节是都江堰市的水利岁时节令习俗。当地人在冬季枯水期围堰截流,对都江堰工程进行岁修,第二年清明前后再放水春灌,开始耕种。
“放水”这一农业生产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盛大的庆典活动,通过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纪念修筑都江堰的蜀守李冰、庆祝都江堰工程岁修完工、预祝农业丰收。
贵 州·船工号子
贵州不仅多山,亦多水。纤夫、船工们用自己讨生活的调子,记录着历史的点滴,这里的故事将通过大江湍流上的歌声与舞台灯光下的曲调传唱。
贵州船工号子源于乌江、赤水一带的船工在工作中发出的呼号,经过音乐加工之后形成。
船工号子起源于古时候低生产力体系下的人力船只运输。乌江和赤水河是贵州地区的重要水路,承载着通航商运的重任。由于赤水河和乌江水流急、险滩多,早期的船只逆流而上时无法单纯依靠船工上行,需要纤夫协助。带头人通过喊号子,协调一众纤夫的步调和用力,拉动船只前进。而在顺流下行时,遇到险滩时除了借助水速之外,还需要全船船工一起划桨,这也需要有船工领号子,让船工出力均匀,船才不会偏离航线。
云 南·木刻分水
云南山多平地少,生活在山间的人们在山坡上开垦出了层层叠叠的梯田。如何分配田间灌溉的用水量?这个故事将告诉你答案。
木刻分水是一种用水管理方式,来源于当地各族世代种植梯田的传统,哈尼族有一定的代表性。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多山地,海拔差距较大,其中哈尼族居住的山区平均海拔为800米至20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条件适宜水稻生长。为了在崎岖的山地种植水稻,哈尼族从隋唐时期就开始开垦梯田,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 藏·水磨坊
在西藏,水既是人们信奉的神灵,也是帮助生产生活的实际力量。水奔泻而下,推动磨盘转动,“哗哗”的水声与“隆隆”的磨声相互唱和,讲述着高原上的故事。
水磨是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磨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早期是由人力、畜力驱动的。水磨的雏形大约出现在晋代。
甲米水磨坊始建于17世纪,位于距离拉萨市中心约七公里的娘热沟,藏语音译为“甲米曲固”。由于西藏地区水系丰富,地势差距较大,水磨坊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果你对这些故事的内容感到好奇,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故事,那就请跟随我们一起,在方寸屏幕上,探索西南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水的情感,了解水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