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铭江:让非常规水源利用成为干旱区的自觉行动
水是西部边疆稳定发展的命脉。有水就有绿洲,无水皆为荒漠。自古就有“治边疆者,宜先水利”的历史定位。
在干旱地区农业灌溉几乎消耗了80~90%的水资源,淡水资源消耗速度远超过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水源污染、资源性缺水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非常规水源利用问题,在努力探索“二次水源”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再生水利用工作推进力度很大。202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九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2022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首次明确把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源最低利用量作为节水的控制性目标,与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等指标共同组成双控指标体系,每年对地方进行考核。2023年,两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对于进一步扩大再生水利用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再生水利用总体上还处于探索过程。全国再生水利用整体上还处在改革探索阶段,尚存在利用不够充分、政策不够健全、认识不够到位等问题。尤其是中国各个城市的市情水情不同,有的在缺水区、有的在丰水区;有的是工业为主,有的是农业为主,在不同的地区,怎么样因地制宜地推进再生水利用,实际上需要有一个深入系统探索总结的过程。2021年水利部等六部门在29个省份的78个城市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同一时期,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确定了19个城市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再生水利用路径,进而形成效果好、能持续、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未来再生水利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污水集中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再生水的基础是要对污水集中处理,目前,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到70%;二是再生水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国再生水利用率仅约25%。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再生水利用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目前京津冀等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率相对较高,出厂水指标一次性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再生水应用领域由绿化、洗车、冲厕等逐步推广到工业、河湖环境及道路浇洒等方面。
国外再生水利用的经验部分可借鉴。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及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剧增,使得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空前加剧,处理后回用的城市污水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如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在再生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是分散处理并回用于城市生活杂用的再生水所占的比例很大;二是独立的回用设施和独特的工业水道;三是完善的污水再生利用制度。目前,日本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左右,各大城市已基本普及节水型住宅,即利用净化设施收集浴室等再生水用于冲厕和浇灌绿地。
新疆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研究利用迫在眉睫。新疆在强化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存在集中处理率低、配置利用水平偏低、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机制不够健全、认识不够到位等问题。当前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制订非常规水资源规划建设标准规范。二是制定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建市场机制,广泛吸引投入,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促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与集成创新,深入开展科技合作。
非常规水源作为“二次水源”,对于新疆、西北地区乃至中亚等干旱区的未来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利用不好,依然是制约其产业化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