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水要用好用活市场机制
近年来,我国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抓手,系统推进城市节水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130个国家节水型城市。
在看到城市节水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问题和短板。当前,全国还有不少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城市节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部分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依然较重,用水水平不高是许多城市特别是缺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掣肘。
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推动城市节水的有效途径。一个良好的水资源配置体系,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发力构建。“政府之手”要在涉水领域的制度设计、管理协调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管公平、管环境,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而“市场之手”则应侧重从微观层面对水资源进行配置,运用价值规律调节供求,提高用水效益。只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然而,在各地的节水实践中,不少地方过度强调和依赖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弱化甚至忽视了市场作用。由于没能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些城市至今没有建立水权水市场,节水市场缺乏活力,用水主体节水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有限的水资源长期粗放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浪费。
地方政府要善用“市场之手”,促进城市节水高质量发展。用好用活市场机制,可发挥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导向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水权交易制度、生活用水水价体系等,促进城市水资源在不同主体、不同行业之间的自主竞争,激发节水内生动力,让城市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发挥好市场力量,还能有效解决节水型城市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瓶颈和技术短板。作为公共产品,城市节水工程和节水设施大多依靠财政出资建设,但很多地方由于财力不足,政府投资明显乏力。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事业,探索更加灵活的合同节水效益分享方式,以此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保障。同时,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倒逼节水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
当前,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城市节水事业发展需要。政府不仅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严、管到位,还要善用、会用、用好市场机制。“两手发力”才能更好推动城市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