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家谈 >  正文

左其亭: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

时间:2021-06-15 来源:《中国水利》

一、关于研究命题

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性基础资源。水利事业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和民生福祉。水利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初,国内就有较多学者对水利现代化开展专题研究,既包括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发展问题探讨、未来发展思考等定性研究,也包括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发展水平评价等定量研究。针对水利现代化,已经基本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但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融入新的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设施体系的重要部分。可以看出,水利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思路,也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如何融入水利现代化建设,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明确回答。在此背景下,笔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讲话精神,结合多年研究人水和谐论的成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部分问题的思考恐不够成熟,有待深入研究,期待与更多学者和水利工作者交流。

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以及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学习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及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进行准确的解读。以下在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与思路,并对需要把控的关键内容进行重点论述。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定义与内涵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需要对“和谐”概念有清晰的认知。笔者2009年曾界定“和谐”概念:“和谐”(harmony)是为了达到“协调、一致、平衡、完整、适应”的关系而采取的行动;在此基础上又将“和谐论”定义为:研究多方参与者共同实现和谐行为的理论和方法。“和谐论”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形成的重要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字面上理解:“人”是经济社会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是和睦协调、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集成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高质量发展思想、系统论思想、绿色发展思想等重要理论思想,是民生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资源价值等多维价值的综合体现。笔者亦曾对人水和谐思想进行深入探析,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现。结合“和谐”概念和“人水和谐”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以下定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主动与自然界协调好关系实现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状态,是在自然界不断改善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基础上,使自然界能够为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撑和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矛盾,二者存在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定义,从三方面理解其理念的内涵:①自然界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恢复能力得到不断改善并达到某一水平以上;②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之路;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自然的健康状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2.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水利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保障。水利部于2018年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载体和先行实践,也是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

从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来看,“人水和谐,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从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战略目标来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导下,从2020到2035年,要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实现美丽河湖目标;从2035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水资源利用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面优良。可见,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从新时代水利现代化重要举措来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以节约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建设和谐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水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思路,同样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我国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资源、生态、经济、民生的有机统一,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能够助力统筹人水和谐,实现人民群众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需求转变,符合我国治水主要矛盾的转变。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与思路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

基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包含的重要思想及其多维度的价值体现。基于水利现代化建设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需求分析,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包括一条建设主线、两大阶段性战略目标、三个重点建设对象、四条基本原则和五项关键内容。


bdupload/image/202106/1623720073921634029.jpg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


2.建设思路概述

一条建设主线: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为主线。顺应新时代对水利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将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事业作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主线和基本指引。

两大战略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个重点对象:水资源利用水平现代化、水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安全保障能力现代化。

四条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节水优先,高效利用;人水和谐,绿色发展;创新引领,法治保障。

五项关键内容: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水优先,强化资源利用刚性约束;加强理论研究,夯实水利发展理论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水利工作智慧转型;深化水利改革,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四、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控的关键内容

1.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保持生态文明战略定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措施有:对标“十四五”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指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河湖水生态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工程,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科学调度水资源,保障地区生态系统用水量;创新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加强景区建设与管理等。

2.坚持节水优先,强化资源利用刚性约束

坚定不移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具体措施有:对标“十四五”高效节水灌溉指标,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推动农村水源保护和灌溉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用水超标地区出台针对性节水方案;健全节水激励机制,鼓励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培育全民节约用水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等。

3.加强理论研究,夯实水利发展理论基础

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理论研究,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对标“十四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目标,结合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十六字”治水思路,对人水和谐理论、水资源适应性理论、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高质量发展理论、幸福河理论、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等进一步开展研究,做到水利理论研究与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政治对标、思路对标、任务对标,形成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

4.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水利工作智慧转型

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为加快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支撑。具体措施有:对标“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任务,提高流域水情测报和智能测度能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中心建设,对重难点技术开展专项攻克;实施水利人才计划,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其他领域高新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水利“智慧”方案等。

5.深化水利改革,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治水,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具体措施有:对标“十四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求,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投资运营;深入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健全河湖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完善水资源税制度;构建现代化水法规体系,完善水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遏制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涉水违法活动等。


作者:左其亭,张志卓,马军霞,杨振龙,纪义虎 责任编辑:李泊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