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节水载体建设  >  正文

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多措并举降水耗

时间:2023-04-18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学校两校区占地总面积3400余亩,公共区域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楼宇98栋,绿化占地面积80.1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5.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师生员工38788人,是西安市规模较大的一所高校,在陕西省节水型高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节水效果

学校高度重视节水改造工作,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共投资约1200万元用于日常节水改造。学校于2013年建成能源监管平台并通过住建部验收,2019年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升级。截至目前,两校区用水能耗一级、二级消耗量已实现100%计量。先后完成了雁塔校区学生公寓安装386套引射式喷射节水器,将公寓内部冲水水箱改为延时阀,节水率高达30%;学生宿舍高位水箱改造,节水率47%;学生浴室安装刷卡控水系统200余套,达到节水目的;学生热水房加装一卡通刷卡控水系统,避免热水浪费;对2#、3C学生公寓洗漱水进行收集回用,经过处理后冲厕,年节水约4万吨。

bdupload/image/202304/1681781168675947381.jpg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能源监管平台

学校节水工作坚持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目标,以平台建设、技术改造、宣传教育为抓手,以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为契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及基础设施设备,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2016年被陕西省水利厅、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授予“2016年省级节水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被省水利厅授予“陕西省节水型公共机构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度满分通过节水型公共机构验收评估,荣获“西安市节水型公共机构”称号,2021年西建大社区荣获“省级节水型示范居民小区”称号。

(一)人均用水量

学校近五年公共区域用水平均约98.6万立方米/年。“十三五”期间人均用水量下降了55.1%,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0%的目标要求。2021年人均综合水耗26.36立方米,为陕西高校平均值的52.32%。

(二)公共区域管网漏损率

通过加装远传计量表对楼宇内水流量进行监控,及时监测出漏损情况后靶向漏损区域,分析漏损类别,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学校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从而有效降低漏损率。目前,学校雁塔校区北院管网漏损率常态化控制在5%以内。

二、主要措施

(一)注重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健全

学校成立节水型高校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担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节水型高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学校出台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节能管理办法》,逐步实行“定额使用、节约奖励、超额付费”的能源计划管理,对于能耗节约收益的15%用于奖励实施单位,对能源资源回收工作进行定额奖励,提高各单位开展节能、节水工作的积极性。

(二)重视标准运维,设备运行高效

学校积极开展标准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水泵房建设,建立校园供水运行与管理技术规范试点,以“世界水日”“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为契机,联合学校第三方物业公司开展“夜巡”工作,及时发现管网“跑、冒、滴、漏”,进行抢修维修,校区用水量较之前明显下降。

在计量器具方面,一级二级表计实现全部远程计量,每两年对一级计量水表进行更换,每三年对二级表计按比例抽检,将计量表计进行拆除校验,从而确保提供准确、可靠、完整的流量数据,保证管网漏损率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三)开展精细管理,提升节水效益

雁塔校区公共区域供水管网于2016年进行整体改造,学校供水管道长度约5835米,供水管网检查井300多座,供水阀门390个。对管网、阀门井、管道阀门及仪表进行编号管理,明确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所在位置及具体型号,确保与现有供水管网图纸资料的一致性,便于对管网进行有效管理。

bdupload/image/202304/1681781309324773885.jpg

给水管网施工现场

利用学校给排水专业优势,定期委托学院专业团队开展校园水平衡测试,通过测试计算得出水资源利用数据,重点分析管网漏损率,对标学校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工作对策,并制定节水实施方案。

(四)实施智慧建设,助力管理水平

学校能源监管平台定位为“绿色数据中心、水电暖指挥中心”,其中包含无负压供水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智慧化水泵房监测系统等。通过给水管网监测平台对当日凌晨0~5时各个区域及总进口供水量与压力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对供水量异常的片区及时反馈水暖班组,同时调度探漏队伍进行针对性探漏,在科学数据支撑下开展节水控制,及时准确定位漏耗。

三、特色做法

(一)合理调节管网压力,避免超压出流浪费

供水压力与漏损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学校科学运维,确保安全供水。一是确保供水区域的均衡,优化供水分区,对低压区和高压区分类施策,合理调度供水压力。在多层楼宇的高区,通过在终端用水器具上加装水汽混合装置,达到既不影响正常生活用水,还能维持管网压力平衡的效果。二是确保供水时段的均衡,根据用水时间变化特征,在寒暑假及用水量较小,高层楼宇高区无人使用的时段,在保证低层水压正常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压力。学校在寒暑假通过人工适时调节市政总进口阀门,减小出水水压,不仅能避免超压出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还能保护校区供水管道系统的设施设备不受过高的水压冲击。同时在供水管网末端用水单元安装远传压力表,实时监测水压。

(二)DMA分区计量,实现网格化管理

2019年,学校在各建筑安装了远程水表,完成智能实时监测平台建设,建成的能耗监测系统用于大数据分析,将整个校区看作一个区域,以建筑为单位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计量区域(DMA),并在各个区的进水口安装远传流量计量和压力监测设备,形成完整清晰的水量计量传递体系和压力调控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全面提高供水管网运行的感知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检漏队伍,及时发现管网暗漏现象

制定《供水管道抢修应急预案》,以增强应对突发性供水事故的能力,扩充检漏技术队伍,加强管网抢修和维修力度,缩短检漏周期。重点加大对运行时间长,管径较大干管的检漏工作,尽量缩小停水范围,缩短停水时间。


责任编辑:王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