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阶段性目标,浙江节水行动再出新招!
“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南方丰水地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标杆省份!”遵循这一总目标,浙江省节水行动一路走深走实,步履铿锵。
行至2022年,我们迎来了浙江省节水行动第一个阶段目标年——
“重点领域节水取得快速突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决战决胜这一阶段性目标,浙江又有哪些新招?
《浙江省2022年度节水行动计划》给你答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以《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统领,围绕节水行动“168”工作体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工程,建立健全节水政策制度,持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目标
2022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7%及7.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用水量控制在55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7,用水总量控制在186亿立方米以内。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双控行动”强化刚性约束
1、实行总量强度控制
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执行落实省市县三级双控指标。研究制定浙江省水资源调度实施办法。确定地下水管控指标,开展地下水禁限采区评估。深入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研究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评价管理办法。
2、推进江河水量分配
继续推进跨行政区江河水量分配。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推进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目标确定。执行新安江等4条跨省河流水资源调度计划,配合做好跨省河流生态流量保障。
3、规范水资源论证
推动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区域水资源论证完成率达到95%以上。加强水资源论证审查把关,对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
4、强化用水全过程管理
完成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加强计划用水管理,落实用水定额应用。组织开展2022年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研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二、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激发农业节水潜能
5、发展绿色生态节水农业
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完成7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60万亩。持续推进农业节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全省水肥一体化面积保持在50万亩以上,新建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100条以上。
6、加快畜牧渔业绿色转型
开展50家以上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与建设,建设省级美丽牧场100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达到100%。推广绿色生态技术模式,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养殖尾水零直排率100%。
7、推进农村生活节水
持续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建设,新建水源工程20处,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800公里,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千人以上工程供水水质水量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培育评定2000个省级星级公厕。
三、加快工业节水减排 推动工业绿色循环
8、实施工业节水改造
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工艺、技术,以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685家;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180家,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达到90%以上。
9、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实施废水循环利用提升行动,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升级。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做好绿色低碳工厂、园区培育创建工作。全省开展10个以上工业水厂建设。建成3个节水标杆园区。
四、加强城镇节水降损 严控公共用水浪费
10、建设节水型城市
提高城市节水工作系统性,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优先利用非常规水源。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步伐,创建省级节水型单位(小区)150个,所有设区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11、控制供水管网漏损
新(改)建供水管网600公里。继续加强供水管网运行监管,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完成10个以上城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试点,全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
12、开展公共领域节水
在公共机构广泛倡导并积极推进“光瓶行动”。改造节水器具1.5万套、智能水表15万套,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全部省级机关、6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和市县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全面完成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任务。
五、推进非常规水利用 缓解优质水源紧缺
13、加强非常规水利用
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建设10个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和10个以上工业再生水利用试点项目,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6%以上,缺水城市达到20%以上。
14、鼓励充分利用海水
推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高耗水行业和工业园区优先利用海水、亚海水。探索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模式及机制,完善供水水源结构和产业链条。加快海水淡化重点项目建设。
六、开展节水标杆建设 强化标杆引领示范
15、打造节水标杆单位
全省创建30个节水标杆酒店、10个节水标杆校园、45个节水标杆小区、105个节水标杆企业,累计完成3000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节水型高校建成率达到35%以上。全省建成节水宣传教育基地90个以上。
16、推行水效领跑者引领
开展水效领跑者建设,完善梯度培育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全省遴选出1家以上水效领跑者工业企业、2个以上水效领跑者用水产品型号和2个以上水效领跑者城市。
七、发展节水装备制造 推广节水适用技术
17、发展节水装备产业
大力推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和技术运用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开发节水装备及产品,促进节水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质量节水产品市场。
18、推广节水技术和装备
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节水产品(设备)和工艺。加强关键核心节水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节水技术研发机构。
八、完善八项政策机制 激发节水内生动力
19、深化水价综合改革
完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放开再生水定价。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0、推动水资源税费改革
细化开展有关税费摸底调研,做好税费改革实施准备。研究建立差别化税率体系,发挥促进水资源节约的调节作用。
21、完善节水奖励机制
研究制定公共供水企业节水评价标准,引导公共供水企业大力开展管网更新改造、管网分区计量、制水工艺改进和智能化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节水激励机制。
22、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
选取省级重点河流、重点湖泊等水流自然资源开展确权登记。积极推进流域间、区域间、取用水户间等用水权交易,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水权交易指导意见。
23、拓展节水融资模式
加大节水领域绿色金融支持,积极探索用水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推出“节水贷”“五水共治贷”等专属产品,引导节水技术升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推动重点领域实施合同节水管理。
24、落实水效标识制度
持续开展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查。开展节水技术攻关,推动全省用水产品质量提升。加强水效标识制度宣传。推动节水认证工作,完善相关认证工作采信机制。
25、完善定额管理机制
完善用水定额体系,健全用水定额动态修订机制。完成地方标准《农业用水定额》修订。强化定额监督检查。
26、健全用水监测统计制度
实施水资源监控扩能提标行动,力争年取水1万方以上非农取水户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运行管理。迭代升级“浙水节约”应用。推进全省取用水管理流程网上办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分级制定年度节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作用,统筹推进节水行动实施。开展节水行动实施情况专项督导和进度通报,确保2022年阶段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2、保障资金投入
省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对节水行动方案的实施给予积极支持,根据考评情况,对节水行动绩效优秀的市县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实施节水行动。
3、强化监督考核
完善考核评价方法,将单位GDP用水量等用水指标纳入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等指标体系,推动党委政府节水目标责任制落实。
4、增强节水意识
创新节水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推动将节水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宣传推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开展“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扩大节水社会影响力,营造多行业多群体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