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正文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多措并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时间:2021-12-23 来源:浙江省水利厅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始终牢固树立“节水优先”方针,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区政府获评省“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集体”。

加强组织领导,齐抓共管强合力

先谋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鄞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区水利、发改、财政、经信、综合执法、住建等1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并形成了“议、商、报”三级工作机制。后谋略,科学制定规划计划。率先在全市制定发布了县级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计划,确定了未来15年节水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工作思路,为节水管理工作科学、良性发展提供了综合性、系统性支撑。严监管,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源头控制和日常监管,出台全市第一个《建筑工地临时取用水管理办法》,同时区水利部门会同区市场监管、住建部门定期开展水效标识专项检查,确保公共场所和新建小区节水器具全覆盖。

突出引领示范,搭建载体促成效

水利先行,引领示范。鄞州区水利部门主动开展创建并成为全市第一批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目前,全区67家一级公共机构(区机关和区直属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区机关下属事业单位321家完成90%以上。农业节水,改革增效。全区176个涉农行政村完成21.18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建了顾家村、咸三村和景秀园3个市级示范村(园)。2019年该区农业节水量达460万立方米,节水幅度7.7%。工业节水,减排保效。鼓励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27家,区内印染、电镀等工业用水大户已累计投入节水技改近千万元,基本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用水格局。典型带动,亮点创新。率先在全市启动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建成屋面雨水收集点162个,年可回收利用雨水近百万吨。加快标杆示范单位创建,李惠利医院、鄞州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分别获评国家级或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8家单位获评省级节水标杆单位。

优化政策支撑,全员行动造氛围

专项资金补助,投入带动产出。先后出台《节水型单位、宣教基地、宣教单位、器具推广专项资金补助管理办法》等7项政策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近四年累计投入近900万元。优化城镇节水,促进降损提效。累计投入7800万元,完成东吴镇、横溪镇、塘溪镇管网延伸工程及3个水站提标工程,改造管网144.4公里,有效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完成29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惠及居民2万多户,不断提高供水效率和质量。完成节水型小区创建78家,占全区独立小区的34%。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节水氛围。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开展节水知识进校园、节水视频图文征集、水源地保护之旅等活动,完成九曲河普法长廊、金家漕节水实践基地、南区污水处理厂“三点一线”的宣教基地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王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