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正文

福建晋江市:开源节流助推经济提质增效

时间:2021-12-01 来源:福建省水利厅

初冬的福建省晋江市,阳光明媚。来到晋江市九十九溪浦沟支流南低干渠1号节制闸前的桥上,循着哗哗的流水声望去,清澈的水流从出水口奔涌而出,欢快地汇入南低干渠,一路南下,沿途两岸风光旖旎。 

“这是晋江市首个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仙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5出水口中的1个,一期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现在该厂每天有15万吨尾水可以回用,主要用来进行河道水系生态补水,远期可以达到每天30万吨。”晋江市水利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孙文集介绍。这个项目是2020年晋江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当年开工当年建成。通过“变废为宝”,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让河水活起来、动起来,消除了黑臭水体,确确实实受益的是周边群众,这也是晋江市推进节水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 

近年来,晋江市加快推进中水回用实施步伐,围绕覆盖全市的7座污水处理厂,分片区编制了《晋江市城东片区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和《晋江市中水回用专项规划(远东、晋南、西北片区)》,并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除了已建成的仙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投资1亿多元的南港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也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即将进入工程招标实施阶段。 

晋江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鞋都”“中国陶瓷重镇”等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列全国第4位,经济实力连续28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一座经济如此雄厚的滨海城市,晋江市拥有的水资源却非常短缺。晋江市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3.2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2019年人均仅130立方米,属国际上通称的水资源“绝对贫水区”,每年80%以上的用水需通过外引客水解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晋江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用水紧缺的形势日趋严峻。 

为攻克用水紧张难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用水支撑保障,晋江市大胆创新改革,首先理顺管水治水体制,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把和水相关的职能都统一到水利部门,形成合力办大事。 

孙文集说:“我就是从市政部门调整到水利部门的,2019年所有跟给排水有关的人员和工作都随着职能调整到了水利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效果更好,不同部门发生扯皮的现象不再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就是坚持开源节流齐抓共管,力争做到内外双赢,全力确保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供水安全。 

开源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始。晋江市持续完善引供水网络,自1995年启动以来,已全面完成全市供水一期、二期工程、引水第二通道建设,形成了长藤结瓜的晋江市供水网络。节流,重在全方位推动节水行动,把水用在“刀刃”上。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水系连通等一系列节水措施在晋江大地逐个落地实施。 

在仙石污水处理厂,经过格栅机、沉沙池、沉淀池等环节处理后,污水从原先的黑黄发臭变成了与矿泉水对比肉眼无差别、无色无味的清水。 

如今,污水管网正哗啦哗啦地收纳市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领着污水“走进”污水处理厂,开启“蜕变之旅”。处理后的尾水开始悄然无声地回灌于晋江的大沟小渠。 

晋江市区水系连通及生态提升工程已投入使用,解决了缺塘溪、梧桐溪和梧垵溪等流域存在的河道干涸、基流流动性差等问题,大大改善了3条河流的水质。 

晋江城市自来水厂智能远传水表完成全覆盖,城市供水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目标,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下。 

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等节水载体的成功建设和命名,为晋江市的城市节水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自备水动态管理,完善重点取水户用水监控,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管理费,为水资源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晋江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于2020年12月顺利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 

“十四五”期间,晋江市将聚焦“水安全保障、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提升﹢智慧水务”,围绕晋江创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目标任务,对标“品质”要求,打造水务一体的节水保供新格局。


责任编辑:王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