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开辟四川内江市节水工作新局面
四川省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全面贯彻“节水优先”方针,深入践行节水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各项节水方针政策,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市水利局坚持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133631”总体发展思路,始终贯穿“严”的总基调,挥好政策保障、载体示范、逗硬管理“三板斧”,全力打开节水工作新局面。
第一板斧“政策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促发展。建立领导机制,完善协调机制,成立内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形成由市水利、发改双牵头,市经信、农业、财政等多部门同向发力、协调推进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化政策引领,注重系统谋划,全面落实《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研究制定《内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节水评价制度,印发执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文件。“十三五”期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二五”下降率分别达到40.22%、85.6%,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全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近56.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既定目标。
第二板斧“载体示范”,节水型社会建设见成效。大力推动社会节水,重点打造节水型社会示范县。争取省级资金4000万元,多渠道整合资金项目,实施12个节水灌溉项目达标建设,试点建成市中区、资中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顺利通过专家现场考核评估。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掀起节水型示范单位创建高潮,全市17家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及所属单位率先示范打造节水型单位,60家市级公共机构优质高效建成节水型机关,市税务局实现用水全过程在线监测,内江师范学院试点实行合同节水效果显著,2处集中办公区创新实施节水型单位联建,全市5大高耗水行业规模以上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100%,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白马循环流化床电站等龙头企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第三板斧“逗硬管理”,约束用水行为提质量。统筹生活、生态、生产“三生”用水,出台全市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将区域用水总量分配至全市9条主要河流流域,保障控制断面下泄生态流量,科学调度水资源,合理规划水资源论证,切实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累计开展节水评价40余次,将节水评价贯穿城市规划、项目建设审批、水资源论证,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科学设置用水户准入门槛,前端淘汰粗放用水行为。从严执行节水“三同时”制度,节水设施不符合规范的,不予通过取水验收,防止用水户“带病”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