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芳华 生态绿都——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纪实
水,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溧水,百里秦淮之源,因水得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石臼湖上“风波浩难止”,胭脂河中“歌声逐流水”……境内520多公里河道阡陌纵横,79座中小型水库烟波浩渺,4万座大小池沼星罗棋布,具“山林川泽之饶、云水烟岚之胜”,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早在唐代,诗仙李白一句“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就道出了这座千年古邑的湖泽之兴。
水是发展之魂,对于溧水而言,23.44%水域面积,水资源丰富,但粗放式用水,水龙头上的浪费一直存在,走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势在必行。溧水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率先在全省提出“誓创高质量全域Ⅲ类水”,率先在全市完成劣V类水体销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市考断面达标率100%,走出了一条具有溧水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
溧水,以水为笔美颜了城市颜值,以水为脉绘就了崭新画卷,先后荣获“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百强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国先进单位”“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及“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齐心协力 擘画蓝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溧水自我加压,在建成“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的基础上,启动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溧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全面统筹,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为重点,强化考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措施落实;制定《溧水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描绘了溧水节水工作新蓝图。
创新宣传 全民参与
打造节水教育主题公园、供排水科普教育基地、水桥文化景观,溧水创新开辟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唤醒全民节水、护水、爱水、惜水的意识。“人人谈节水,人人节约水”的意识深入人心,一水多用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更成为溧水重要的节水源。
应时合势 精准发力
近年来,溧水累计投入60多亿元,在治水兴水上创造性奏响了控源、截污、活水、美景的“四部曲”。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工程,推动厂网一体化运行,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全域覆盖的污水处理体系。新建30万吨新水厂,采用“常规+深度处理”净水工艺,实现“合格水”向“优质水”的深度转变。实现646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运维,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片区330个,实施6个镇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区城镇污水处理日能力达18万吨。溧水,已取得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各一张网的历史性进展。严格落实“河长制”,累计巡河9万人次,解决河湖问题3000余个。设置“电子隔离带”,对水源地以及保护区范围,实施全封闭管理。推进水务工程达标创建与管养分离,全方面提升水库管养水平。
全面统筹 多措并举
溧水拧紧用水总量“水龙头”。开展水资源调查与承载能力评价,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资源配置能力等指标,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设定水资源消耗“天花板”。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规定各类用水单位加价收费标准。严格督促企业遵循取水许可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取水许可核查登记工作。积极探索中水回用模式,加快城区中水管道铺设,拓宽节水渠道。
指导企业采用循环用水、分质供水、再生水利用等节水措施,大幅降低企业用水消耗。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构建三级用水管理体系,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61增至0.680。倡导社区、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创建节水型载体,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44.44%,公共机构节水单位建成率达75%,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32.91%。
2020年,溧水用水总量达3.1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37.46立方米,同比2015年下降52.6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56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7.87%,达到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
水兴则业兴。立足“十四五”,溧水将以“南京南部中心 健康活力新城”的发展定位,贯彻好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绘就一幅全民节水,美美与共的时代画卷。近期,南京市溧水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已顺利通过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