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  正文

河北曲阳县:节水优先 多举措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时间:2021-10-14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美誉。近年来,曲阳县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将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着力补齐水资源管理的短板,创新节水管理体制,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节水能力提升工程与节水科技支撑示范,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2020年,曲阳县用水总量719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5421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87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200万立方米;实际总用水量比2018年减少1103万立方米,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加强节水工程建设 改善水生态环境

曲阳县孟良河综合治理工程于2019年底开工建设,主要包括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中水工程及人工湿地工程等。项目以曲阳县大通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水源,通过中水工程,将净化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修复河道生态,从而改善曲阳县城及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整个孟良河综合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道20余公里,铺设进水管道及退水管道共12公里。除此之外,还建设了泵站一座,雍水闸四座,提高管网输配水能力。

在中水处理项目施工现场,一排排水泥池已经建成,里面还铺满各种“石子”。这些水泥池就是中水净化池,而池底的“石子”是具有净化过滤功能的多种矿石。中水净化池建成使用后,除了能将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进行沉淀处理,还可以通过池底矿石及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各种介质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去除中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

项目建成后,这里会成为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人工湿地公园,将污水处理与休闲游玩、园林绿化进行有机结合。人工湿地公园分为东侧湿地和西侧湿地,东侧湿地72个净化池,西侧湿地54个净化池,单体净化池日处理污水为397立方米,也就是说,整个湿地日净化污水将达5万立方米。

净化后的中水将会通过退水管线预留口对恒州镇10个村6500亩农作物进行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除此之外,处理后的中水被分流(排放)至孟良河,还可用于生态补水,改善河道沿线12个村及县城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入淀河流水质提供源头保障,改善白洋淀水质。

近年来,曲阳县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孟良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后,也将大幅提高中水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地下水开采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循环利用水资源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曲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产水泥200万吨的企业,耗水量较大,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该公司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通过提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改造、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益。

2020年,公司发电车间新安装一套磁旋波百垢净设备,每天可节约用水850立方米左右。通常,在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因水是在不断浓缩,当浓缩到超出一定范围时,为了避免产生水垢对设备造成损害,这时候就需要加入新水。而磁旋波设备上新后,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磁旋波百垢净对控制循环水中的各项指标,有着很好的效果,在其应用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循环水系统浓缩到24倍都不会有结垢现象。磁旋波设备运行后,对水质要求大大降低,生产废水可直接回收,实现了发电废水零排放。

在生产设备改造方面,该企业将发电车间的射水抽气系统改为高效真空抽气系统,每年可节水约6.4万立方米。一般来说,射水抽气系统是发电车间的抽真空系统,主要利用高速水流在喷嘴中速度不断增加,达到降低抽气室压力的目的。而高效真空抽气系统利用高效真空泵进行抽气,在形成高度真空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消耗及冷却水的用量。高效真空抽气系统每天可节约用水150—200立方米,每小时可节约用电19度。

而对于日常生活污水,公司增设了中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经过生物膜法处理后,再经过沉淀设备、多介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进行处理利用。目前,全公司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已达零排放标准。

为更好地利用中水,曲阳金隅水泥公司在厂区和矿山分别建设蓄水池,用于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雨水的收集,蓄水池总蓄水量可达3000立方米,用来景观补水和绿化用水。除提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改造降低水消耗外,曲阳金隅水泥公司还通过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公司专门设有节水管理小组,实行网格责任制,将节水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制度,深挖节水潜力,科学用水,合理用水。

节约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工业企业,更应该让节水成为企业的自觉和文化,将节水行动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为保护水资源尽到企业的应有之责,为全县乃至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点滴”力量。


责任编辑:王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