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全域节水”式供水 创新推动南水北调沿线节水示范城市建设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鲁苏豫皖4省交界处,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也是4省8市37个县(市)区洪水汇集下泄的必经之地,年过境客水量24亿立方米,占全区地表水总量的92%,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入鲁第一站,台儿庄区时刻珍惜来之不易的“水家底”,积极发展“治用保”系统理念,探索走出了“全域节水”式供水、保水、治水“333机制”,创新推动南水北调沿线节水示范城市建设,推进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调配、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台儿庄区被国家水利部评为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枣庄润禹水务供水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
深化“三水改革” 做好用水节约文章
针对历史形成的用水“多头管理”的难题,台儿庄区探索建立了“公司+协会”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成立润禹水务供水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农村饮水、工业供水、农业灌溉用水(简称“三水”)改革,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形成了“供水、节水、管水”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三水”改革作为创新性实事参与全省考核。
一是深化农村饮水改革。建立集中供水机制。实施跨镇街集中连片供水,投资3亿余元,建成秦庄、涧头集2座万吨水厂,全区农村近22.6万群众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0%,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建成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划定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对“水源头”到“水龙头”全程守护,水质达标率100%。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思路,成立润禹公司并授予特许经营权,负责全区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解决了供水规模小、设施管护难、水费收缴难、饮水安全保障难等问题。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行业监管,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台儿庄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设立农村饮水维修养护资金专项账户,全区农村水费收缴率95%,集中供水水费收缴率100%。建立乡村振兴行业机制。结合农村饮水行业扶贫和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共1193万元,完成16个省级贫困村、6个市级贫困村和其他贫困村贫困户及6个移民村村内集中供水管网新建维修改造,全区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率100%,40个省定贫困村自来水通水率100%。1家单位被评为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深化工业供水改革。针对工业用水量大、水源无保障的实际,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原则,充分挖掘污水处理厂中水、农业灌溉供水潜力,建设企业供水专线,实行有偿使用。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泉兴水泥供水工程和王晁集团污泥发电供水工程,日供水4000立方米,年减少地下水开采100余万立方米,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三是深化农业灌溉用水改革。通过发放产权证书和使用权证,确定了润禹公司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由该公司聘请水管员负责管护11个高效节水灌溉片区,并按照“受益负担”原则,计量征收工程水费。同时,润禹公司利用上级专项资金1039万元,连续5年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有效解决了“一年建、两年毁、三年浇地不通水”问题,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年节约农业用水450万立方米,每亩节约灌溉费用约20元,改变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灌溉收费零的局面。台儿庄区被评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省级优秀等次。
建立“三项屏障” 做好保水提质文章
一是建立湿地生态屏障。南水北调东线借用大运河作为输水主干线,在运河沿线形成了面积达到7.6万亩的湿地,占该区国土总面积的9.4%。台儿庄区充分发挥湿地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建设河流湿地类面积43532亩,人工湿地类面积2415亩,水稻田湿地面积30045亩,打造了国内第一个以运河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集中布局十里荷花廊、双龙湖湿地观鸟园、大运河垂钓基地、涛沟河湿地风景区等四条景观带,被评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内陆休闲渔业公园、全域旅游品牌生态景区。
二是建立水土保持屏障。坚持把水土保持作为含蓄天然降水资源、转化地表径流的重要基础,围绕水土保持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机结合,先后实施马趵泉小流域治理、黄丘山区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项目8个,修建梯田2000亩、塘坝6座、小微蓄水工程20座,栽植水保林1100余亩,带动发展甜桃产业7000亩、核桃产业500亩,亩均收入达12000元,彻底改变了运河沿线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农田基础设施差的面貌。
三是建立水源保护屏障。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完成张庄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小龚庄水源地委托设立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通过了省环保厅批复。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管理,对扶贫村饮用水源地按照“一源一档一网”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开展化工聚集区地下水治理,山东丰元化学公司、台儿庄经济开发区聚集区完成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开展定期监测,加强预警监控,确保地下水水质安全。开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节水及法规政策宣传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引导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形成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用好“三种手段” 做好治水增效文章
一是用好水价杠杆手段。严格执行阶梯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用水量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居民年用水量168立方米及以上,基本水价为0.95元/方;第二阶梯:居民年用水量168立方米至300立方米(含)之间部分,基本水价为1.64元/方;第三阶梯:居民年用水量超出300立方米以上部分,基本水价为2.85元/方,通过水价调控有效促进节水。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费制度,对申请增加用水计划的取用水户进行审核审批,有效控制用水量的过快增长。
二是用好节水激励手段。出台《台儿庄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办法》《台儿庄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办法》等激励政策,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考核制度,形成了节水奖励机制。区政府每年从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中列支不少于100万元用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管护资金;对积极应用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和鼓励合理用水、实现农业节水增效的用水主体按照奖励标准兑现。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企业、社区创建活动,引导、应用节水技术和器具。目前,全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机关单位35家、省级节水型单位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6家、省级节水型小区10个,通过示范带动,促进节水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
三是用好联合监管手段。建立了由流域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韩庄运河管理局、水务、发改、住建、经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协调联动机制,及时沟通,适时分析、调度、解决有关问题。营造水资源执法“雷霆”声势,近年来先后集中开展非农取用水户专项排查整治、河道环境集中整治、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等联合行动,累计封停违规自备井60眼,整治封堵入河排污口43处,安装了大沙河、陶沟河水功能区和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标志牌3个。统筹“水域”和“岸线”综合治理,结合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实施“清河行动”、“清四乱”、河道清违清障等一系列水域岸线综合治理活动,守护南水北调沿线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