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市:守好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水是生命之源,想要绿水,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才能让其保持绿色,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水务局坚决贯彻执行这一发展理念,从“保水”“控水”“节水”“净水”等四个方面多举措推进绿色发展。
保护水资源 为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水资源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毕节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毕节市水务局多方位、多角度致力于水资源保护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毕节市续建及新开工的骨干水源水库工程共51座,有效缓解了工程性缺水问题;共批复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项目97个,从堤防加固和护岸护坡出发,强有力地保护了水资源;扎实推进河湖连通工程,特别是威宁县草海下游河湖连通,利用河道整治、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生态治理等保护措施,为当地经济社会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着力推进全市48个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337.63km2,成功保住了水资源。
管控水资源 为绿色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严格管控水资源,就是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部署要求,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从源头上拧紧水资源管控阀门。
毕节市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省政府对市政府的“三条红线”考核连续四年排名靠前。2020年,在严把取水许可审批关的同时,完成975个取水工程(设施)整改销号,保障了水资源合法使用;纳入366个不同行业取用水户进行用水统计系统直报,为我市用水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约12.15亿m3,距离17.74亿m3的红线还有5.59亿m3的余量可支配;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约为51.2m3/万元、57.2m3/万元,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29.9%、38.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4.7%,较201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三条红线”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全市水资源行业配置助推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节约水资源 为绿色发展增添牢固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把“节水优先”放在了新时代治水思路的首要位置,足以证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毕节市水务局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毕节市中心城区、金沙县已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七星关区、金沙县、威宁县已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通过节水载体创建、管网漏损控制、非常规水利用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参与节水行动。全市共建成142个节水型单位、19个节水型企业、32个节水型小区、8个节水型学校,提高了各行各业的节水意识。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53%,较2015年下降10.4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非常规水利用量达1644.8万吨,有效节约了河道景观补水和市政绿化用水。
净化水资源 为绿色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污水处理能有效改善水生态,降低水环境污染,也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想要绿色发展,就必须要收集和处理污水,最大限度降低污水直接排放,改善河道水质,消除恶臭现象。
毕节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44个,污水处理总规模达44.45万吨/日,污水管网总长度为1598公里,实现了13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020年,全面完成15个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标),中心城区、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8%、87.4%,同时,成功销号七星关区倒天河德溪公园段黑臭水体问题,做到了“长治久清”。
人不负绿水,绿水定不负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一定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