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水文章 描绘生态新蒙阴
临沂市蒙阴县委书记 王丽云
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境内有河流178条、水库103座、塘坝1157座,是举世闻名的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是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近年来,蒙阴县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为抓手,坚持做好“节水、护水、爱水”三篇文章,探索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2019年,蒙阴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聚焦“三个全面”,下好节水先手棋
一是全域推广节水灌溉。抢抓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机遇,连续8年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积极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累计完成投资3.569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37万亩,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的转变。建立县、镇、村三级农业水价改革信息化管理平台,安装泵站超声波流量计126处,实现对灌溉泵站的运程监控和信息化计量,提高灌溉项目区用水效率和群众的节水意识。截至2020年底,全县高效节水灌溉率达到64%,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86%。
二是全面深化水价改革。加强用水定额核算和计划用水管理,持续深化水价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蒙阴县水资源管理办法》《蒙阴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制定并下达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年度用水计划,对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探索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降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是全民参与载体创建。坚持把节水载体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创建的重要措施,大力开展节水型机关、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等创建活动。通过培育节水标杆,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形成了政府引领、社企联动、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全县共创建节水型载体76个,其中节水型机关32个、节水型企业30个、节水型小区14个,建成数量占比分别达到51%、61%、24%。
开展“三个行动”,打好护水组合拳
一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行动。聚焦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主线,全力创建桃墟河、常路河、十字涧河为省级、市级美丽示范幸福河湖,打造梓河、蒙河、团埠河等61条县级美丽幸福河湖;大力发展水利景观,将水元素积极融入全域旅游战略格局,积极打造金水河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推进风情小镇、风情村、风情园创建,做足做活水文章,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
二是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行动。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系统治理、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思路,积极探索以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模式,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督的运行管护机制,创新推出了“原位生态净化槽、微生态潜流湿地、强化快渗池”三种生态化治理模式,70%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达到“十三五”验收标准,先后被列为全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试点县、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
三是开展河湖“四乱”清理行动。实行“河湖长巡河湖、河湖管员护河湖、部门联合治河湖、代表委员督河湖”常态化管护机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扎实开展河湖清违清障、沟渠河湖生态环境集中整治等活动,排查整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有效保护了河湖水生态。
做到“三个到位”,画好爱水同心圆
一是宣传引导到位。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蒙阴发布、蒙阴河长等融媒平台发送宣传信息116篇,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等形式宣传15余次,营造出浓厚的节水氛围。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大型沙盘、实体模型、图文展板、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水知识、蒙阴水情和先进节水技术。青山埠拦河闸节水基地被山东省水利厅认定为“山东省节水教育实践基地”。
二是制度落实到位。严守“三条红线”,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4项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同时,建立健全约束、问责、激励长效机制,让水资源管理“红线”真正成为水环境“警戒线”。
三是查处打击到位。把维护水源地“一湖净水”作为政治任务,建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先后投入20多亿元,对云蒙湖内11万只养鱼网箱和禁养区内养殖大棚拆除取缔,实施150公里环湖生态隔离堤坝、青山埠拦河闸等工程,地表水达标率、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20年保持100%。严厉查处打击破坏水生态违法行为,封堵涉河湖排污口29处,打击处理乱采、乱排违法案件7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