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汇集点滴之力 做好节水文章
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结论:河南以全国1/70的水资源量,保障了全国1/14的人口用水,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支撑了全国1/18的经济总量。
这对于年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5的极端缺水省份河南来说,何其不易!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省水利厅给出了河南省节水“成绩单”——
2023年,初步核算全省用水总量208.52亿立方米,其中非常规水13.5亿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1.8%、4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7,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连年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农业连年丰收、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用水量不增反降,“一增一减”间,见证了河南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农业节水灌溉增效
2024年3月20日,春分,农事渐忙。有了人民胜利渠黄河水的灌溉滋润,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田野里正处于返青阶段的麦苗长势喜人。
当前正是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增大。“我们科学制定灌溉配水计划,合理确定配水时间和灌溉轮次,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人民胜利渠保障中心供水科科长周万银告诉记者,自今年2月下旬陆续开灌以来,累计灌溉水量200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2.2万亩。
河南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生产,水利是命脉,灌区是关键。“节水灌溉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大中型灌区积极推广精准调度、渠道防渗、管道输配水等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霍继伟说。
2019年国家部署节水行动以来,河南省规划内包括人民胜利渠在内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建成6个节水型灌区和2个水效领跑者灌区,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贡献。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吃”进去的是粉煤灰,“吐”出来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这种“神奇”一直在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演着。
长期以来,建筑材料行业是工业能耗和碳排放大户,也是用水大户。要把大量的固体废物“变废为宝”,过程中少不了用水。
“我们一年要消耗掉15万吨粉煤灰,在节约用水方面,严格按照最优比例,并坚持废水循环利用,按照每使用1吨粉煤灰减少20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计算,相当于每年可减少3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河南省绿色建材产业链(保温系统材料)链主企业,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波颇感自豪。
河南深入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累计建成节水型企业248家,正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加速形成,助力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
项目建设除了环保“一票否决”,节水评价制度的作用也不容小觑。2023年,河南省共开展785个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叫停未通过节水评价建设项目9个,共计核减水量3186万立方米。
节约用水成为风尚
早春时节,郑州市东风渠畔桃花盛开,景色宜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宣传栏特别醒目。
如今,郑州、许昌等9个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其他缺水省辖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不仅如此,河南省节水型达标县域达标数量居全国前列,累计建成134个。
作为城市节水和社会节水的关键切入点和主要突破口,全省累计建成的86所节水型高校正在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各类节水载体的创建,合同节水管理的推广,“节水贷”融资服务的落地,河南省节水创新从未止步。
“汇集‘点滴之力’,做好‘节水文章’。”河南省节水办主任王东表示,只有凝聚全社会共识与力量,携手开展爱水、惜水、护水行动,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成为节约用水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