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一年雨水看冬至
时间:2022-12-19
来源:《中国水利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节气,是中国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太阳运行位置到达黄经271度时为冬至。所谓冬至,古人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意思是说,到了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但是冬至之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又开始向北回归,阳气慢慢回升,白昼时间开始增长。因此又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蚯蚓在地下被冻成一团;二候麋角解,冬至之后,麋的角到了自然脱落的时候;三候水泉动,地下的泉水开始向上冒热气。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过后,将进入全年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俗语。
在北方有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民谚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姑苏地区要在冬至夜喝自酿的米酒,加入桂花,配上卤肉,味道相当鲜美。当然,南方地区最有名的冬至食品是汤圆。尤其是广东潮汕一带,游子们冬至这天都要赶回家过节,敬拜祖宗。一家人吃上汤圆,享受久别后的团圆。
古代人不仅通过勤劳与智慧测出冬至日,还通过在冬至日的观测,来预判天气现象。汉代时,已开始通过“晷进则水,晷退则旱”的标准判断来年是涝还是旱。百姓在冬至这一天会竖起八尺高的表木来测算,还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时的云气变化,来预知春节天气的好坏。浙江当地有句谚语:“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晴过年”。意思是说,如果冬至时是晴天,那春节时可要遭殃了,湿雪会使道路泥泞不堪;如果冬至时天气不好,那春节时就是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