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故水道: 流淌的吴越文化
山阴故水道为东西流向,是春秋时期越国开凿的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越绝书》卷八载:“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这条记载中的故水道,西起今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今上虞区东关街道西的炼塘村,全长约25公里,以北毗邻故陆道,南则为富中大塘。
山阴故水道与东、西两小江等南北向诸河相通,从而贯通山会平原东西地区,并通过古陆道上的涵闸设施,调节南北水位并阻隔潮汐。因此,山阴故水道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不仅在蓄水灌溉、区域航运等方面发挥着作用,更是在越国政治、军事、生产、经济、文化及对外交流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古越流淌而来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自吴返越,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时期,先令范蠡筑成了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接着又采纳计倪“或水或塘,因熟积以备四方”的建议,在水资源丰富的平原东部筑塘建立富中大塘。山阴故水道的开挖,畅通了粮食基地富中大塘、冶金基地炼塘与越国都城的交通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水道终点的炼塘村,现在是上虞区东关街道联星村的一个自然村,其方位位于104国道北侧,而不是运河的东端,且离曹娥江有相当距离。对此,有专家考证,因为曹娥江在历史上不断东移改道之故。也就是说,在越王勾践时期,这个军事基地已经在曹娥江口。
流淌的历史文化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山阴故水道,流淌的是江水,也是历史和文化。
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围筑汇聚三十六源之水的鉴湖后,山阴故水道被纳入其中,成为鉴湖的一部分。由此,这条湖中航道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寻幽览胜的一大目的地。
在东湖,因唐时浙东诗人领袖严维在此建有园林,让这里成了“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个中转站,往返唱和的唐代诗人众多。在东关,因此地靠近曹娥江,是著名的古渡口所在,古代设立东城驿(东关驿),又有敕赐寺额的历史名刹天华寺,很多宋朝诗人流连于此,并留有诗作。水道的终点炼塘,《越绝书》也有记载:“练塘(即炼塘)者,勾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较为详细介绍了这一军事基地的作用和功能,也因为越王勾践的这一故事,让后世很多游历者慕名前往。
除了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沿线还集聚着很多名镇、名河、名人。
山阴故水道由西向东依次流经现迪荡街道、东湖街道、皋埠街道、陶堰街道和东关街道等镇街,其中皋埠、东关在历史上都是绍兴商贸重镇,有“银皋埠”“银东关”之誉。
在故水道的滋润下,历代以来,两岸人才辈出,如东湖的晚清名绅、“东湖主人”陶浚宣,陶堰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平老人”邵力子,光复会首领、“辛亥先烈”陶成章,东关的近代著名气象学家、浙大校长竺可桢等等。
古老水道今犹在
五代以后,随着淤积加快,人口剧增,鉴湖周边盗湖造田事件日兴,至南宋嘉定年间,鉴湖终至湮废。这样,山阴故水道重新显现出来,并随着曹娥江江道东移而向东延伸,又成为浙东运河的会稽段,留存至今。
从实际走访来看,这条从古越国流淌而来的古老水道,无论是方位距离,还是遗迹遗址,都还能跟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一一对应。
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9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在浙江省率先出台运河保护的区域性文件《关于加强大运河(绍兴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管理机制、本体监测、环境景观保护等方面都作了探索和规定。
如今,山阴故水道设立起市级河长、区县级河长、乡镇河长、村级河长四级河长体系,使河道进入长效化管理新常态。
据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宣传委员赵银军介绍,在区政府对浙东运河上虞段投入2000多万元全面清淤基础上,从2013年起,街道投资7000多万元对辖区河段沿线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并引进自动化打捞船,对水面进行全天候保洁,目前境内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阴故水道,河水依然清澈,依然融合在绍兴市的河网水道之中,继续发挥着航运、水利及文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