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过了惊蛰 春耕不歇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出现在每年的3月5日至7日。
从这一天开始,春日渐暖、春雷始动,蛰伏于泥土深处过冬的昆虫被惊醒,它们钻出地面,开始新一年的生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群芳谱》解释为:“雨水后十五日为惊蛰,蛰虫震惊而出也。”《礼记·月令》中说:“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陶渊明曾在诗中生动地形容这番景象:“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惊蛰分为三候,第一候为桃始华,气温回暖,山里的桃花纷纷绽放;第二候为仓庚鸣,春风中绿树抽条,黄鹂站立在树梢上鸣叫,这就是《诗经》所说的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者黄鹂也;第三候鹰化为鸠,古人认为鹰会在惊蛰时化为布谷。
惊蛰之“惊”,始于雷。民间谚语说:“春雷一响,惊醒万物”,雷动而物惊,既形象又生动。但此时国内只有长江以南的地区,惊蛰当天才会出现春雷。北方大部分地方一般要到清明才能听到真正的雷声。因而江南一带,有奉雷为神的习俗。惊蛰这天,百姓会齐聚山野,摆上供品,焚烧香钱,诚心祭祀雷公,祈求这一年能够人畜平安,雨水充足。
惊蛰前后,冬令“九九”行到尽处,我国的华北大部分地区也多松土解冻。谚语“惊蛰断凌丝”,说的就是这种自然现象。实际上,惊蛰原本就是“启蛰”,到了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才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从此称为“惊蛰”。
从惊蛰之日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春耕季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所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不管是听到春雷的地方还是没有听到春雷的地力,农民都开始忙活起备耕、春耕、春播。
所以这个时候在农村中出现了“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的景象。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所反映的便是在惊蛰上时节的农忙场景。在黄河流域,农民们为了巩固已有的入冬前的分蘖和争取早春分蘖,要努力浇好小麦返青起身水。还要春季耙地,此时风多耙地能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是抗早保墒的重要手段。
由于这个时节水分很重要,因此形成了很多与水有关的谚语。例如,“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未过惊蛰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惊蛰雷雨大,谷米无高价”“惊蛰雷开窝,二月雨如梭”等。在南方,惊蛰时节雨水不仅充足,甚至可能过多,因此防治湿害也是重中之重。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都是强调搞好清沟沥水工作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惊蛰时节管理农业水资源的必要性,所以在农谚中也把该节气与水利兴修相联系,“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充分说明了在这个时节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惊蛰前后,最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便是二月二“龙抬头”。古人把龙想象成威力无比的动物,认为它主管云雨,能兴云作雨,主宰着农业的旱涝和丰欠。人们又认为,龙是一种冬季蛰伏的动物,春天才会苏醒。准确来说,就是到农历二月二,龙就要抬头了。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可促使万物生育。
我国北方还流传一首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农历二月二,龙王露头,此后雨水渐多。到了这一天,北方地区流行理发叫“剃龙头”,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这天的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水饺叫“龙耳”,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眼”,还要吃龙麟饼和龙须面。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