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近日,记者从国家住建部获悉,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预审、现场考核、综合评审及公示,决定将广州命名为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之一。
广州坐落于华南沿海、珠江沿岸,依水而生、因水而美。自古以来,这片南粤沃土之上河道纵横,故得“岭南水乡”之名。然而,广州使用的多为引调的“客水”,本地水资源还不到全国人均值的1/4,属于缺水型大城市。
自2002年“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申报评选工作开启后,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生态,广州市拧紧城市“水龙头”,向国家节水型城市冲刺。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下,近年来,广州市节水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在GDP总量逐年上升的大背景下,用水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5.3%,比2015年下降38.62%;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7.61%。
2019年6月,广州市经过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考核,被命名为“广东省节水型城市”。
2021年1月6日,广州市再次向前迈进,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一点一滴来之不易。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节约用水已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这座“岭南水乡”的新潮流、新风尚。
以制度建设为根基 打造节水工作的坚强后盾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不只是水资源的价值体现,更是要为老百姓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深入推进城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实施,通过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8年,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财政部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需综合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取用水等差别和特点,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作为国内首批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的城市之一,长久以来,广州始终以制度建设作为节水工作的根基,制定实施了《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广州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广州市节约用水规划》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供水、用水、节水等政策法规体系。
同时,在法律法规的引领下,广州市建立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广泛参与的节水工作机制,并设立节水专项资金,年均投入超亿元,为节水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州严格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差别化水价,执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截至目前,广州市指导全市9000余家非居民用水户开展计划用水和节水工作,大部分为月用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用水大户。仅2019年数据显示,全市非居民计划用水户共节约用水3.5亿立方米,减少污水排放约3.15亿立方米。
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计量水价制度。根据广州市民的用水情况,科学制定两个水量的分界点,从而形成三个阶梯的收费标准。
计划用水制度的长期有效实施,让水资源的价值更加合理的体现在生活和生产之中,有力地推动广州市节水工作的向前发展。
据悉,在2012年逐步实施阶梯水价后,广州市居民用户户均用水量减少了8%-10%。
严格进行全过程用水监管 实施多项供水设施改造
“广州是‘缺水城市’吗?”接受采访的市民普遍对记者的发问表示疑惑,“我们平时真的感受不到。”
“缺水”好像并没有为市民生活带来实质影响,这有着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广州市政府对水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有着长期的、深切的认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广州多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珠江流域的治理,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城市水源水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要得益于广州现有的东江、北江、西江三江并举的优质水源新格局。
节水型居民小区现场核查
在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水司)作为广州制水、管水、用水的主体单位,积极配合广州市政府的统一目标和规划,结合本市特点,推进多项供水基础设施改造及节水减排工作,在保障城市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不断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形成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广州模式”。
作为我国第一大省会城市,广州市供水事业起步较早,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庞大、复杂,是全国最大型的供水网络之一。
自2000年起,广州水司每年持续开展老旧管网的更换改造工作,按年度、区域、道路挖掘审批权限等制定实施改造计划。2020 年,广州水司改造超50年管龄管网和高风险管网约20公里,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同时,广州市致力于推动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供水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用水服务质量和水资源效用。据悉,广州自来水公司已累计完成64条城中村自来水改造,新装水表11.4万只,敷设供水管道2706公里。完成超过7万户老旧小区和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共用供水设施改造,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
另外,广州水司不断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对供水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并推动供水管网实现更加精细化“独立分区计量管理”。引进最新的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智能水表改造,实现远传管控,加强对高耗水用户节水管理。
这一切努力为节水建设工作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更体现了广州市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实现为居民提供专业、标准化供水服务的愿景。在水资源得节约的同时,让居民用水更明白、更方便、更放心。
加强重点领域节水管理 推进节水载体创建行动
广州南沙区的广州华润热电厂,采用循环冷却工艺,集中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至最终中和池,送至冷却塔冷却后实现循环利用。公司2019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8.93%,单位产品取水量为每兆瓦时1.89立方米,达到了国家和广东省用水定额标准。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采用循环冷却工艺
此外,广州市还对广州恒运热电厂、广州珠江电厂、中电荔新热电厂、黄埔电厂等一系列电厂进行火电直流冷却水循环改造项目。火电厂行业的用水循环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对于部分用水大户,如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广州市加强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力度。
这些例子仅仅是广州深入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的缩影。还有不胜其数的行业正在节水改造的道路上。
考核组到企业检查节水工作情况
对于重点领域节水管理,广州市坚持“以水定产”。尤其对于较为耗水的工业,广州市对企业和产业园区推进节水改造,开展水循环阶梯利用。
另外,广州充分挖掘农业领域的节水潜力,提出发展“水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模式,并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近日,广州市还发布《广州市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实施方案》,实施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充分调动了农村领域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污水处理站和中水回用装置
凝聚共识,从“全民行动”到“全面见效”
除巩固和深化节水建设工作之外,更使节约用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广州坚持普及用水知识,宣传节水知识;供水部门联合市城管、林业园林部门加强偷盗水管理,建立偷盗水曝光、追责机制;重视自来水厂节水减排,减少水厂自用水量和污泥排放量;建设智慧水务云平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等等,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正在从“全民行动”到“全面见效”转变。
节水宣传进社区
广州市水务局印发的《广州市节约用水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广州的中长期节水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措施等相关内容。同时提出2020年底前,番禺、增城、花都区建成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2022年底,广州市11个区将建成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到203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9.52亿m³以内。期待在未来,通过工程措施及制度建设,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节水先行、润泽羊城。如今,广州已高标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考核。未来,广州将以更高的标准,激发全社会节水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保障,为推进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