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元谋县全县耕地面积46万亩,年降雨量657.5mm,蒸发量3627mm,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1249m³,仅占全州的1/2、全省的1/5,全县缺水达1.2亿m³,土地缺灌率高达44.83%,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是长期以来制约元谋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具体做法
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这个问题,近年来,元谋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复制推广李国英部长亲自谋划高位推动的“六项机制”(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农业节水激励和精准补贴、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行、群众参与、工程管护),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手发力为主线,积极引入全国农水龙头企业大禹节水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创新农田水利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模式,高位推动实施元谋灌区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同时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县建设,实施8.6万亩的平田、物茂高效节水灌区、羊街2.08高效节水灌和姜驿6.67万亩高效节水灌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初步实现了“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有效破解了“谁来建、谁来管”“资金如何筹、收益如何分”的问题,也取得了“三省、三增、三提高、三促进”的显著成效。
“三省”。一是省水。跟传统的漫灌相比,亩次灌溉从一百立方减少到了15m³~20m³,年省水2158万m³;二是省肥。每亩同比节肥25%~30%;三是省工。比传统的沟渠放水平均省工30%,其中番茄、黄瓜等品种省工达70%。
“三增”。一是增产。亩均增产26.6%,比如:番茄从原来5吨多到现在的7吨多,平均增产2吨;二是增收。原来只能种植玉米、红薯的“低产田”变成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的“高产田”,原来因缺水只能种“一季”现在可以种“两季”“三季”,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增值。土地每年流转费用从每亩10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
“三提高”。一是提高了供水保证率。由75%提高至90%;二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从0.5提高到0.9;三是提高了群众节水意识。“沟头有水天天放,沟尾无水天天望”的情况彻底得到改变,同时滴灌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8%。
“三促进”。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2022年比2017年翻了一翻,达到54.22亿元;二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收入2022年比2017年多了6000多元;三是促进了农村有效治理。充分发挥项目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本消除水事纠纷,构建了和谐用水秩序。
三、节水成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有力的助推了元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等荣誉,成功入选国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通过现代化灌区建设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加速了元谋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