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正文
浙江宁波市:全链条治理供水管网漏损
  • 时间:2025-03-22
  •  
  • 来源:浙江省水利厅

一、背景

宁波市提出以县域合同节水为牵引的全过程漏损控制措施体系。建立“三位一体”责任体系,系统部署“五大工程”(合同节水管理、管网更新改造、水厂撤并整合、计量设施升级、用户节水改造),制定“五项管理措施”(实施水预算试点、推广先进技术、加强智慧控漏、严格监督考核、加大典型宣传)。

二、做法

象山县试点“双阶段”合同节水模式:第一阶段采用“产品+服务”保底模式,通过专业化公司完成管网诊断与设备更新;第二阶段推行“目标激励型”模式,建立节水效益分成机制。政府还通过政策协议明确服务质量标准,建立“节水量—服务费”动态调整机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构建“1+3+N”智慧水务系统,建成1个县级监管平台、3级分区计量体系,配备管网流量、压力、噪声、渗漏预警监测设备3500多套,更换水表75326个。

三、成效

项目实施后,象山县管网漏损率大幅下降,管网漏损率从36.15%降至13.7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年累计节水量4126万立方米,供水企业节约运营成本6189万元。宁波市以象山县为试点,探索出一条“政企协同、数字赋能、全域治理”的节水新路径,为南方丰水地区节水治理提供了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