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正文
湖南韶山灌区:农业用水指标落实到支渠
  • 时间:2025-03-21
  •  
  •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一、背景

韶山灌区是一个以农业灌溉、防洪排涝为主,兼具发电、工矿城镇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引水工程,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典型的以大型工程为骨干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体系,灌区始终致力于创新引领,科学推进节水工作。

二、做法

1.工程节水强基础。韶山灌区从2012年起推广了渠道砼防渗衬砌无缝施工技术,该技术在防渗漏减糙和保证质量上优势显著。近五年,灌区利用“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完成了渠道防渗衬砌292.2公里,渠道除险加固29.4公里,新建信息化监测站、远控站156处等。

2.智慧管水强主业。韶山灌区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用水管理上的应用,实现了灌区与水文、气象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通过建成的192处量测水设施,将农业用水指标分解到县、市,落实到支渠,具体到每一次轮灌。

3.技术应用强核心。灌区从80年代开始就研究并推广水稻“薄、浅、湿、晒”灌溉节水技术,此后又开展了水稻非充分灌溉的研究推广。通过立法把节水工作纳入《韶山灌区工程管护条例》。

三、成效

2019年获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称号,2020年取得湖南省第一张电子取水许可证,2023年通过水利部的首批标准化灌区评价,获得全国灌区协会“节水型灌区”称号。2024年,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超0.576,居湖南省大型灌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