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河北闯出节水工作“六条路径”
时间:2023-03-28 来源:中国财经报

将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指标分别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市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省委深化改革考核——

本报记者李存才 通讯员吕培

近年来,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严格对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标准》,创新提出了节水技术研究、节水知识科普、节水文化传播相结合的节水型单位建设新模式,建成了生态型、智慧型、科技型、宣教型的节水型单位,实现了节水器具、智能节水灌溉、非常规水收集利用、三级用水计量等“四个全覆盖”,建成了一个节水制度体系、一个智能用水监控平台、一种立体式节水宣传模式等“三个一”。

“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科学先进、系统全面的节水技术与工艺,使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提升节水水平。通过开展用水终端节水改造、非常规水收集利用、智能监控平台建设、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水平衡测试及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等6项工作,打造立体、系统、全方位的节水环境,目前,我院节水器具普及率100%,主要用水单元水表覆盖率达100%,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以下,通过全周期管控,切实提升了我院用水管理的能力,基本杜绝了无意识浪费水的现象,实现了节约用水常态化。通过节水型单位创建,实现了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制,目前人均用水量下降至1.0m³/人•月以下,节水率达17.1%,远低于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值,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用水计划指标内,高标准达到《节水型单位创建标准》要求。”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人日前对记者如是表示。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仅仅是河北省开展节约用水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燕赵大地,节水工作正成为全省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

3月22日,在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河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家部署,河北省锐意进取、奋楫笃行,闯出了节水工作“六条路径”。

——坚持协调联动,各行业共同推动节水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建立节水协调机制。经省政府同意,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省政府副秘书长和省水利厅厅长为副召集人,19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省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全省11个设区市、167个县(市、区)全部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为召集人的节水协调机制,并召开协调机制会议,为高位推动全社会节水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凝聚形成部门节水合力。省文明办将节水纳入文明单位测评,省教育厅将节水纳入全省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要点,省住建厅、农业农村厅等成员单位围绕城镇水价、再生水利用、季节性休耕、工业绿色发展等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各行业共同推动节水工作的局面基本形成。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指标分别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市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省委深化改革考核;组织对年度用水效率不达标的34个县进行了通报、约谈。各级党委政府对节水工作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严格执行季度通报制度。结合每季度工作特点,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管理、监督检查、宣传教育、保障措施等工作,每季度定期通报各市工作进展情况和典型做法,为各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比学赶超的节水工作氛围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规范管理,节水工作制度标准框架基本建立。节水制度基本完善。围绕计划用水、水平衡测试等节水主要工作,制定出台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企业节约用水信用管理办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办法、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办法、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所有设区市和定州、辛集、雄安新区均制定出台了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节水主要行为的行政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节水标准实现突破。将高耗水工业、服务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15项节水标准纳入地方标准编制计划,医院、宾馆等7项节水标准发布实施,实现了全省节水标准“零突破”。完成“农药”用水定额修订。节水监管全面加强。制定印发《2022年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组织编制《节约用水管理监督检查指导手册》,组建节水检查队伍,围绕计划用水、用水定额、水平衡测试、节水评价、节水措施等5项重点内容,对11个市、22个县150个用水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实现省对市级重点节水事项监督全覆盖。计划用水管理更加精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下达分行业、分水源的计划用水指标,向办理取水许可证以及公共供水管网内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和服务业6.15万个用水户下达用水计划。五是节水评价工作逐步深化。持续推动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建立节水评价统计台账,全年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239个,叫停项目19个,叫停率由上年的4.8%提高到8%,节约水量5321.5万立方米。六是水平衡测试有序开展。印发《关于做好水平衡测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年度计划,全年共组织1303家用水单位开展了水平衡测试。指导督促各地超计划30%的321个用水户开展水平衡测试,找准超量原因,制定节水措施。

——坚持激励促进,节水工作创新取得突破。创新开展节水信用评价。会同省政务服务办印发《河北省企业节约用水信用管理办法》,为全国首创。印发《关于开展企业节约用水信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到年底全省共对76.7万家企业开展信用评价,为下一步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治提供依据。有力推动“节水贷”落地。联合省工信厅、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印发《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节水贷”业务的通知》,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节水领域,为节水服务企业设立专项优惠贷款项目,并在石家庄水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首批“节水贷”业务落地。积极推广合同节水模式。配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教育厅召开片区推介会、发布会,支持鼓励节水服务企业推广“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解决了财政资金支付难题,通过合同节水模式完成大中专院校节水改造23所,引入社会资本2900多万元,年节水量320万立方米,年节省水费1800万元。石家庄、唐山、保定推动合同节水改造力度较大,分别开展9个、6个和4个。

——坚持示范带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高标准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国家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为基础,全面提升河北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实现“三覆盖、两提高”,即实现了规模以上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党政机关、节水型小区(新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99个县(市、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59%的县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探索建立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按照水利部等6部委《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要求,积极向水利部争取试点名额,平山县、故城县、南和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同时经过认真筛选,将香河县作为省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为示范带动全省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试点经验。典型带动节水单位创建。按照水利部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要求,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水利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省水科院、邯郸市水利局、定州市农业农村局等节水型单位创建亮点突出、示范性强,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扎实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经过积极宣传推介,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大学等5所高校入选国家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对“十四五”期间节水型高校创建的任务目标进行安排部署。截至2022年底,全省40所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创建率达到31%,超额完成国家30%的目标要求。

——坚持智慧服务,节水工作基础逐步夯实。积极推进信息平台对接试点。经过现场调研,反复筛选,确定栾城、元氏和鹿泉作为全省首批公共供水企业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试点,实现管网内用水户用水信息平台与省节水信息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为强化节水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建立健全节水产品技术平台。持续更新“节水产品技术展示平台”,将最新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水效领跑者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为企业选用先进技术进行节水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优化计划用水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用水户超过前三年平均用水量10%则无法申报用水计划的功能,督促用水户按需求实事求是申报用水计划。同时,将最新版用水定额全部嵌入计划用水系统,用信息化手段约束用水户按照用水定额申报水量。

——坚持宣传引导,全社会节水意识显著提升。开展行业宣传。积极协调省教育厅将节水纳入中小学“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全省63.2万中小学生参加竞赛答题。省文明办按照《河北省文明单位测评细则》,深化节水在测评中作用,组织对600多个“河北省文明单位”进行抽测复查。协调省妇联将节水列入2022年寻找“最美绿色家庭”评选标准。联系省通信管理局,定期发送节水公益短信。同时,积极向水利部报送节水信息,全年共采用我省信息360篇,位居全国第一;全国节水办节约用水信息专报连续9期刊登我省14篇节水经验做法,刊登量位居全国第一。开展节水志愿活动。会同团省委等5部门印发《河北省节水志愿服务活动方案》,联合省文明办等10部门共同举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宣贯暨河北省节水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全省300多支志愿团队积极参与活。“节水公益宣传教育”项目被水利部评为2022年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水利专项赛一等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节水志愿服务做为“一支部一品牌”创建重要内容,组织业务骨干,依托“节水课堂”,围绕市县关注的节水工作,开展业务工作主题培训;结合节水监督检查,深入150个用水户讲解节水知识。唐山市积极组织公民节水行为规范宣传,获国家第三届“节水在身边”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奖。


作者:李存才 吕培 责任编辑:王盛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