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牙顶天坑、火车餐厅、溪畔竹林……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的麦村,是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麦村人气景观:“广州蓝眼泪”
走进麦村,公共绿地上的自动喷淋设备正在作业,使用的正是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可循环使用的再生水。水,是麦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元素。
近年来,麦村先后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实现了乡村水环境华丽变身,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麦村是广州市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广州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百千万工程”重要举措,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效运维,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雨污分流助力水资源循环利用
麦村,以其独特的都市田园风光闻名,是暂别城市繁忙、体验诗意田园、寻找慢生活的理想之地。走进麦村,看到的是整齐的农舍、繁茂的花木和开着朵朵睡莲的风水塘。
但两三年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以前村里没有雨污分流,污水雨水都排进这个风水塘,尤其是夏天味道很臭。”村民介绍。
按照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要求,结合三旧改造进展情况,黄埔区按照“节水即减排”“节水即治污”等理念,对麦村水环境进行了系统治理。“首先进行雨污分流,将原有合流管改为污水管,将每家每户厨房、洗手间、户外洗涤产生的污水收集到新建污水系统。”黄埔区水务局副局长李志刚介绍:“现在麦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全部输送到九龙水质净化二厂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风水塘的水质进行了提升。”
麦村的风水塘
如今,村里的生活污水不再流入风水塘,因为进行了雨污分流,风水塘成了周边雨水的汇集地。与此同时,水务部门强化生态理念,利用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构建绿色、生态、环保的池塘水下森林系统,从而使水质明显改善。在夏日的阳光下,风水塘清澈见底,绿色的水草轻轻摇曳,朵朵睡莲恣意盛放,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映入眼帘。
2023年12月,广州市水务局印发《广州市贯彻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水平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到2024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设施正常运行率不低于90%。工作方案明确,2023至2024年全市需完成732个农村治理任务以及711个设施提升改造任务。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
再生水利用规模逐步扩大
从山顶碧绿的天坑到村里宜人的风水塘,水为这个美丽的乡村增添了一抹灵动。在麦村入口处,是一片颇有郊野趣味的绿地,自动喷淋设施正在呼呼转动着。仔细看会发现,绿地旁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下有再生水利用”的字样。
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再生水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的“水动力”。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今年4月,麦村的再生水系统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再生水管道总长度达2.545公里,设计最大再生水输水规模约50立方米每小时。
目前,再生水管网不间断地为麦村市政绿化园林、道路卫生保洁、公厕环卫冲洗、农业灌溉等提供水资源,再生水已成为麦村稳定可靠的水源补充。麦村再生水项目既减少自来水资源占用,减轻区域用水压力,又减少企业耗水负担,同时提高区域再生水的回用率,实现对社会水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成为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引领项目。
在探索农村污水设施的长效维管模式中,广州通过数字赋能,不断强化运维监管,在广州智慧排水信息系统和农污巡检App(应用程序)的助力下,逐步将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及以上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流量、视频监控等方式实时监控设施运行状态,推动农污设施状态、巡检履职、问题整改等管理事务“一张图”建设,实现管理流程“全覆盖、可追溯、可倒查”。
(部分图片来源于广州日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