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在两千多年前的夏天,吟几句诗,饮一盅冰镇美酒,似乎有种时空穿越的乱入感。
古人没有冰箱,如何喝得上冷饮?夏至将至,来看看运河边的古人们“藏冰”“取冰”“用冰”,各有大招。
沧州
受气候条件影响,以运河冰为藏取对象,主要集中在运河北段地区。历史上,从山东到今北京通州,藏冰之事曾非常普遍。
藏冰必先凿冰。传统习俗,凿冰、藏冰有具体日期,即每年的腊月初八。对此,乾隆《沧州志》卷四《礼制·风俗》云:“十二月八日,食腊粥,兼饲贫。藏冰。”藏冰的主要目的在于来年夏天备暑,冰是皇家、官府、富贵人家的消暑奢侈品,也是某些行业(如水果业、鲜鱼业、饭店等)的必需品,因此市场需求旺盛。不过,凿冰、藏冰需要专门的冰库,非一般人家所能为,故主要是由官府出面组织进行。
南宋 马和之《豳风图》(局部)凌人于凌阴内藏冰
具体方法是:提前一两天在运河上选择洁净水源处,凿出若干一尺见方的冰块,然后在腊八这天,集中运到冰窖内码放,然后封窖,再在上面堆起柴草并以泥封之。沧州城冰窖位于今新华桥东头南侧,此处曾有一条“冰窖胡同”,全长100米左右,宽约2米。
腊八藏冰,出冰的日期则是来年四月二十八,这天为沧州城药王爷庙会,届时城内商贾、仕女云集。由于这天开始出冰,街上各种新鲜冰镇食品纷纷叫卖,可趁庙会之机卖个好价钱。
北京
北京冰窖
在老北京的夏日里,街巷有不少卖酸梅汤、雪花酪、红果冰的摊贩,他们架起白布棚,手敲冰盏诱人前来消暑解渴。冰盏似大号酒盅,铜制。敲击时,无名指、中指托底,食指、拇指夹住冰盏,在碰击中发出“嘀嘀、嗒嗒”之声。所谓“敲冰盏”,即是如此的夏日一景,其声清脆且有节奏美感,为酷热中的北京城送去几丝凉意。
对敲冰盏的文字描述,清代学者郝懿行《都门竹枝词》中有云:“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解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他笔下的敲冰盏的特殊声响,已然成为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
清 掐丝珐琅带座冰箱
而到了晚清时代,虽然国运衰微,时局堪忧,可仍有文人雅士对这敲冰盏之声念念不忘,杭州人丁立诚《王风笺题》,其中就有《敲冰盏》诗一首。序言是:夏日京师市中有设摊卖冰者,辄以两铜盏颠倒击之,其声铿铿然。
天津
因南运河、子牙河穿镇而过,天津杨柳青有着得天独厚的窖冰存冰的天然条件。从清末、民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杨柳青一直都有冰窖。杨柳青的冰窖行业始于清乾隆初年,由杨青巡检司与武汛衙门会办,在武衙南墙外挖窖藏冰。
古人藏冰图
古时藏冰极为不易,冰是夏日里的顶级奢侈品,能够在夏日用上冰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代之前,窖冰藏冰为官府专营。到了清代,商业藏冰大为发展,出现了专门经营藏冰的“冰户”,官府也向“冰户”派购用冰,这些商户便被称作“冰差”。
杨柳青最早的冰差,是为运河过往官船提供食品防腐保鲜之用,经费出自镇中商户、船户。后来,冰差渐渐与本地商户合作,按本地经营饮食、肉类、鲜果等行业,以及镇内富户等,每年按所需数量,预收订款,做为冬季窖冰之用,不再向商船户等敛款。鸦片战争后,运河航道梗塞,船只渐少,王公大臣南北往来,多依靠海上轮船。杨柳青的冰窖便集中为镇内需求服务。
采冰人
《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曾记载“往前看,武汛南,戴家冰窖在眼前,一块冰,价三角,天气越热块越小”。
冬天窖了冰,三伏天里人们就算是有了降温的原料。天然冰块的售卖者多为青少年。暑假时,孩子们干此营生,勤工俭学,补贴家用。他们一般在冰窖趸一个大冰块,肩挑或背筐背着,沿街叫卖,“都是白的呦——水物呦”。
苏州
古代除了“官窖”的藏冰,在炎热的江浙地区,有大量的“冰窖”“雪窖”,用于藏冰消暑和生鲜冷藏。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州,冰块消耗量很大。
清 袁起《瞻园消夏图》中的冰盆
据汉代《越绝书》:“吴阊阖门外有郭中冢者,阊阖冰室也。”郭,是在墙的外围加筑的城墙;冰室,是专门藏冰的地方,后来的人不了解情况,误以为是一个大墓。《吴越春秋》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石台,食于冰厨。” 南宋徐天祜注云:“一曰‘冰室’,所以备膳羞也。”当年越王勾践出游,要带一个可移动的冰厨,用冰块来保鲜食品,真够奢侈的。
佚名《宫沼纳凉图》
唐代白居易曾经任苏州刺史,他是一个很怕热的人。《云仙杂记》说,唐代“长安冰雪,夏至月则价等金璧”,十分昂贵,而身为太子少傅的白居易“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
因为苏州城的冰块消耗量激增,以至于不得不千里迢迢运冰。发展到明末清初,苏州城中的储冰冷库,有16处之多,当时叫“藏冰厂”。